![]() |
北京鶴年堂成立于1405年(明永樂三年),是由元末明初著名回回詩人、醫學養生大家丁鶴年創建的。鶴年堂原址座落在現宣武區菜市口大街鐵門胡同迤西路北,騾馬市大街西口,與丞相胡同相對,與回民聚居的牛街相鄰。鶴年堂是真正的“老北京”,它比故宮和天壇要早十五年,更要比地壇早一百二十五年。
1405年(明朝永樂三年)由回族詩人、著名醫學家、養生大家丁鶴年在北京菜市口創辦鶴年堂醫館和中藥鋪,他同時也開創了以養生立店的先河。鶴年堂原址坐落在現宣武區菜市口大街鐵門胡同迤西路北,騾馬市大街西口,與丞相胡同相對,與回民聚居的牛街相鄰。1999年,原國內貿易部授予鶴年堂“中華老字號”稱號。2005年12月,國家有關部門經過長期的認真考證,正式宣布鶴年堂“京城養生老字號,歷史悠久第一家”并頒發了匾額和證書。由國家有關部門認定一個企業為“歷史悠久第一家”,自民國以來為首次。
鶴年堂以養生立店,更充分地發揮了中醫藥的作用,效果顯著,受到各朝代皇親國戚、名人圣士及庶民百姓的推崇。鶴年堂現存的匾額都是來歷不凡:相傳懸掛于正堂的“鶴年堂”匾額,是權傾明朝的首輔(宰相)后來成為奸臣的嚴嵩親筆手書;在此匾兩側懸掛的“調元氣”“養太和”這兩句鶴年堂養生理念精髓的牌匾,是出自抗倭英雄戚繼光親筆手書,而且戚繼光在抗倭得勝還朝時,又專為鶴年堂寫下了“擷披赤箭青芝品”“制式靈樞玉版篇”稱贊鶴年堂藥材品質之精良、藥方之經典。明朝名臣楊椒山也極為欣賞鶴年堂吸納百家的胸懷和顯著的養生效果,專門題寫了楹聯“欲求養性延年物,須向兼收并蓄家?!苯涍^歷代傳承人的發展,鶴年堂養生理論和方法逐步豐富和完善,形成了食養、藥膳、動調、中醫診療于一體的中醫藥養生大家。